本报讯 (记者  谢云芳) “以前,这条沟臭气熏天,我们都绕着走。治理过后,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只要不下雨我们都要沿着步道走两圈,跟城里人逛公园一样。近日,郁山镇铜锣村周边村民说。

原来,位于铜锣村5组的一个沟渠由于长期缺乏有效治理,河道淤积严重,每到汛期污水横流,散发着刺鼻的臭味,不仅影响村庄的环境美观,更对村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2024年以来,我县持续加大对黑臭水体治理的投入力度,通过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实现了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目标,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极大提升。

这是我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农村改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我县统筹各级各类资金199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2个,新增完成农村环境整治村社9个,累计完成整治村社264个,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治理,对完成动态清零的14个农村黑臭水体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巩固清零行动成效。同时,对全县50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专项排查整治,修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有序推进7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0公里配套污水管网、21个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建设,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92%

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我县严格日常指导与监管,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72%,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设施设备配套率100%。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强化技术培训和法律法规宣传,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全县规模养殖场等开展养殖尾水水质检测,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在乡村生态示范创建方面,我县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有序推进巴渝和美乡村10个重点村创建,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建设,完成172个先锋单元建设,其中40个市级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进一步刷亮农村人居环境颜值,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