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潮涌、万物竞发。
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视察。一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体系谋划人大整体工作,切实把“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闭环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即日起,本报开设“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专栏,对市人大常委会一年来的履职成效进行深入报道。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毫不放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能力、提高工作水平,真抓实干、积极进取、担当作为。
3月26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武增以“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代表法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专题讲座。记者 李秀杰 摄
2025年春节后不久,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主任会议同意,《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立法计划》《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代表工作计划》(以下简称“一个要点三个计划”)印发。
牢记“国之大者”,把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要求与重庆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市委改革部署安排和工作要求,谋划、推进人大工作,这是市人大机关全面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推动人大机关流程再造、体系重构、能力重塑、效能提升的一次具体行动。
打造忠诚可靠的政治机关
人大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走好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市人大机关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在推动机关建设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保障作用。
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对人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制度化常态化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打破往年分别对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进行安排的逻辑构架,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聚焦中心大局,综合人大各项法定职能整体谋划人大工作,改革味浓、系统化思维强。”起草《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人大工作者对于切实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感受十分鲜明。
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主任会议通过的“一个要点三个计划”,以助推“六区一高地”建设为体系架构,将2025年工作分解细化为21个方面、186项具体任务,并且首次印发了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和代表工作计划,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今年,根据党的有关规定,经市委组织部批准,市人大8个专门委员会设立分党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是我国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助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定机构。分党组的设立,进一步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形成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层层抓好党建统领、层层推动人大工作的良好局面,确保市人大各项工作始终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进行。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迅速行动,以举办读书班、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市人大机关“红岩先锋·人大有为”党建品牌位列重庆市机关党建100个“优秀品牌”之中。财经委预算工委党支部、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党支部、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委党支部获评优秀支部。
打造践行民主的权力机关
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寄语指明方向,嘱托催人奋进。市人大机关深化“党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场景,打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
“将持续强化党建统领,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依托代表家站点,融合各类基层民主平台,分阶段谋划构建基层单元矩阵体系。”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3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工作推进会,明确将用3年时间打造38个以上集成式标志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实现全市区县全覆盖。
落实市委深改委民主与法制领域改革工作要求,市人大机关统筹推进,抓好重大改革项目25项,争取中央改革试点2项。
“探索创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机制”改革被列为重庆市2024年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亮点,“创新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获评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改革获重庆市改革创新奖。一件件“硬核”成果,记录下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党的建设的不懈探索和创新求变,为人大工作不断注入新活力、增添了新动能。
打造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
“工作机关”的定位体现人大的法治属性。市人大机关聚焦依法履职行权,充分发挥常委会两级党组和专门委员会分党组作用,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大场景”中找准人大履职切入点和发力点,紧扣重点领域加强高水平立法,聚焦重点工作提升监督质效,全面提升人大现代化履职能力。
市人大机关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成果,细化党建举措19项,持续推进“四强支部”建设和“六好党员”培育工作,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
坚持加强党建统领推进数字人大建设,构建数字人大“1+5+N”体系,做优1个人大数智平台,集成立法、监督、决议决定、人事任免、代表工作“5条跑道”,建设规范性文件融e查、人大代表全渝通、数智立法、人大监督在线等“N”个一件事应用。
围绕助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3月26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助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助推政府探索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超大城市,将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为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贡献人大智慧。
紧扣超大城市治理等领域,还出台了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条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夯实超大城市治理的法治基础。
破解直辖市“两级人大三级司法”的监督难题,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对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院、专门人民法院以及跨行政区划的基层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的监督机制,于今年开始,对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院等年度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督。
2024年,重庆人大首次举办“在渝外籍人士走进人大”活动,进一步扩大人大工作的影响力,展示了人大制度优势和良好形象。
通过抓党建促履职、强基础提效能,市人大机关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造人民满意的代表机关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市人大机关深化“党建+人大代表”场景,打造“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聚焦数字赋能代表履职,加快推进“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建设。年初,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时,市人大代表、北碚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一部副主任姜明关于保障社保资金安全的建议,就已经通过“渝快政”App中的“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提交,抵达大会议案建议组,完成了提交、复核、交办。
探索建立人代会期间代表审议意见“即提即复”、代表建议“集中会办”等机制。优化完善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制度,深化代表建议“两次评价”工作,重点探索代表“一次评价”前承诺事项确认机制。“高效”成为代表履职的关键词。
市人大机关深化“两联一述”机制,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基层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常态化组织市人大代表到代表之家(站、点)联系群众,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市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工作。坚持邀请基层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健全法规草案征求代表意见制度,邀请相关代表参与人大监督。“务实”成为代表履职的关键词。
奋斗铸就伟业。新征程上,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机关将紧扣全市中心大局和市委对人大工作提出的要求,高质量服务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凝聚广泛力量、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 张士横)